【暑期“三下乡”】音教学院:探寻文物瑰宝,赓续文化薪火

文章作者:禄顺顺时间:2025-08-09浏览:54

近日,音乐与教育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滁州市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寻根·薪火相传”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创意性转化、互动式传播,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机,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队开启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襟江带淮·名山秀水”主题展区通过岩溶地貌微缩模型、女山古火山地质剖面、池杉湖生态光影秀等七大主题场景,配合AR互动技术,生动再现了滁州“山水相融、生态共生”的独特地理风貌。队员们驻足于大柳草场全景沙盘前,通过触控屏实时调取气象数据,感受这片华东最大草场的生态变迁。

“风云江淮·诗咏琅琊”展厅内,镇馆之宝“元青花梅花长颈瓶”与“清康熙青花《醉翁亭记》将军罐”交相辉映,汉铜甗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在智能显微镜下清晰可辨。老滁城街巷浮雕和珍贵的抗战史料,则立体呈现了滁州人民从古代农耕文明到近代革命烽火的精神传承。队员陈奉献同学在参观笔记中写道:“当触摸到将军罐上欧阳修笔迹的浮雕时,仿佛与千年文脉产生了心灵共振。”

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实践团队特别策划了“滁州印象”文创设计大赛。队员们将琅琊山四绝、醉翁亭意象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开发出“诗画滁州”系列文创产品:以岩溶地貌为灵感的渐变色书签、融入青花瓷纹样的智能音箱、再现《醉翁亭记》场景的AR明信片等30余件作品。指导教师许峰副教授表示:“这些作品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为文物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探寻滁州地域文化遗产的传承密码,解码文物背后的历史基因,探索新时代文化传承创新路径。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创新表达的探索者,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通讯员:张成龙;初审:陈志宏;终审人:胡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