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机电学院:八载科普行,实践育华章

文章作者:汪静怡时间:2025-07-12浏览:14

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近日,滁州学院电子协会联合滁州市科技馆、银西社区等单位,举办科技筑梦未来系列科普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火灾声光报警器制作无线电报机DIY主题,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科学体验。

创新科普模式,体验科技魅力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让青少年学中做、做中学的体验中,真切感受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分组组装的方式不仅让青少年们亲身体验了科学知识的应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滁州市科技馆和银西社区创客教室内,青少年分工合作、动手实操、研究步骤、拼装零件、探讨问题,最终成功完成了火灾声光报警和无线电报机等装置的制作。当一个个装置在青少年们的手中发出响亮的声音和绚烂的灯光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融合红色教育,厚植科学情怀。活动创新性地将红色基因融入科普实践,通过生动讲述党的无线电通信发展历程,让青少年深刻体悟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从延安时期的一部电台指挥千军万马的红色电波,到现代科技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智能报警系统,青少年们在动手制作中,既学习了电子技术原理,更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工作者矢志创新、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在成果展示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电路制作心得、探讨科学原理,交流对科技报国的认知和理解活动厚植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让科学梦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深化校地协同,续写科普新篇。本次技筑梦未来活动成效显著,累计服务青少年200余人次,成功制作科技作品80余件,获得科技馆、社区及学校高度评价。通过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活动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科学素养,激发了探索热情。展望未来,滁州学院电子协会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机制,整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资源持续培育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通讯员:张成龙;初审:陈志宏;终审人:胡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