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传学院支教小分队在明光市三界镇和柳巷镇持续开展支教活动。针对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的严峻现实,支教团队将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防溺水能力,作为当天活动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了一场深入有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
核心聚焦,强化意识与技能
支教团成员通过多种形式,为孩子们系统讲解了防溺水知识与技能,提高风险认知,播放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展示真实溺水案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和常见原因。加强预防原则,重点强调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如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等),并教授识别水域安全警示标识。
模拟应对与自救互救,开展情景模拟演练,详细讲解在遇到他人溺水时,应如何正确呼救、寻求成人帮助,以及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利用工具施救的方法,普及基本的溺水急救常识(如心肺复苏的初步概念)。通过互动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确保知识入脑入心。孩子们踊跃参与,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家校沟通,共筑安全屏障
放学后,支教团队与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孩子在校表现和暑期在家情况,特别强调了暑期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尤其是预防溺水。为确保教育效果延伸至家庭,团队还向每位学生分发了印有安全警示标识和救援工具图片的宣传页,鼓励孩子们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共同增强安全意识。此次专项教育活动显著提升了学生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文传学院支教小分队此次活动,直击乡村留守儿童暑期安全的痛点,通过扎实有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和家校联动,切实为孩子们平安度过暑假筑牢了第一道安全防线。支教团队表示,后续将根据实际需求和反馈,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始终将安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