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大学生“红星筑梦”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入驻滁某部营房,开办为期两周的“军娃托举课堂”,围绕非遗传承、国学导读、红歌学唱和学业辅导四方面内容,带领军娃们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在非遗传承的奇妙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文化的守护者。他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项目“凤阳花鼓”的悠久历史,从起源到发展,从民间传说到文化内涵,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为了让孩子们更真切地感受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志愿者们还亲自示范,将舞蹈的灵动与说唱的韵律巧妙结合,带领孩子们一同沉浸在这独特的艺术氛围中。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纷纷踊跃参与,在欢快的节奏中尽情舞动,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国学导读课上,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文化天地。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三字经》等经典国学作品,通过深情的吟诵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在悠扬的吟诵声中,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光芒,感受到了诗词中蕴含的壮志豪情与家国情怀。他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与志愿者们展开热烈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红歌学唱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一首首经典歌曲的旋律响起,那激昂的节奏、振奋人心的歌词,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志愿者们耐心地教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唱,从发音到节奏,从情感表达到手势动作,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孩子们用稚嫩而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祝福,那清脆的歌声在营房上空久久回荡,仿佛是对祖国母亲最深情的告白。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课程,志愿者们还十分关注军娃们的学业成长。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暑假作业,志愿者们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他们认真查看孩子们的作业,耐心解答他们在功课中遇到的问题,从基础知识的巩固到解题思路的拓展,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本次“军娃托举课堂”的成功开办,犹如一股暖流,温暖了部队官兵及其家属的心,得到了部队首长和官兵家属的高度认可与一致好评。团队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支教活动,更是一次关爱国防的暖心行动,未来还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让青春在“拥军优属、固我长城”的实践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