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传承非遗文化,感悟黄梅魅力——化工学院学子赴安庆开展黄梅戏专题调研

文章作者:赵白霜、詹晓敏时间:2025-07-03浏览:20

为深入挖掘黄梅戏艺术内涵,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625日起,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赴安庆市黄梅戏非遗保护调研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为期7天的黄梅戏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体验、人物访谈等形式,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黄梅戏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初探:科技赋能传统艺术调研首日,团队成员前往安庆博物馆黄梅戏专题展区。成员们通过历史文物、戏服道具和影像资料系统了解了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3D技术还原的经典剧目展演令大家耳目一新,虚实结合的形式让戏曲人物了起来,拉近了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在观影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从上海来游玩的老人,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会来几次安庆观看黄梅戏,可见老一辈人对黄梅戏的喜爱。

剧团深访:台前幕后的坚守与创新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黄梅戏当下的发展与传承,成员们走进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欣赏了经典剧目《天仙配》,演员们现场展示的精彩黄梅戏片段,婉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让同学们深深陶醉其中,也更加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热情。随后成员们与专业演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黄梅戏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表演特色以及传承现状。成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拥有百万粉丝的黄梅戏演员谢慧慧老师表示选择黄梅戏是因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她坦言黄梅戏不仅仅老一辈喜欢,许多年轻人也深深喜爱着直播不仅是表演,更是与观众的对话。年轻人爱看弹幕互动,我们就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传播黄梅戏。怀宁黄梅戏剧团团长介绍,近年来剧团通过线上直播+下乡演出的创新模式,让黄梅戏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借助短视频平台和直播手段,制作有趣的黄梅戏科普视频和精彩演出片段,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

街区寻踪:艺术与生活的交融团队探访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青石板路与明清建筑中,黄梅戏元素随处可见。尽管因天气原因未能观看到户外演出,但街头戏曲浮雕、戏腔背景音乐等细节仍让成员感受到“戏曲之乡”的文化浸润以及当地人们对黄梅戏浓郁的喜爱之情。

此次黄梅戏专题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化工学院学子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增强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黄梅戏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路径,为推动黄梅戏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张成龙;初审:陈志宏;终审人:胡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