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至30日,一支由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12名大学生组成的“文艺轻骑兵”,赴全椒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研、文化发掘、舞蹈创排、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助力“走太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全椒“走太平”又叫“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传承千年的独特民俗活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众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被誉为“中华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大学生的专业视角与实践行动,探索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中,团队一行深入全椒县太平桥、太平古城等核心区域实地调研,走访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老艺人,深入了解“走太平”活动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仪式流程及当前传承现状,深挖其背后的动人故事。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将“走太平”与全椒民歌等地方文化元素有机融合,精心创编具有地域特色的原创舞蹈作品,荣登全椒县“走太平”文艺汇演舞台,用青春的艺术形式为传统民俗文化注入新活力。
团队队长、音乐与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干国雨表示,能够亲身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此次实践,增强了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今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学习,用所学知识服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