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8名成员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益磊养殖合作社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赵坤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员,并带领队员实地考察合作社蚯蚓养殖生态发展模式。
蚯蚓虽小,却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实践小分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合作社以蚯蚓养殖为主,蚯蚓粪就是生态农业养殖中最好的有机肥,用蚯蚓粪作为肥料,开辟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新模式。蚯蚓喜阴怕光,葡萄喜阳,蚯蚓可疏松土壤,产出有机肥,葡萄需要充足的肥料来生长,两者互为补充,不仅提高了各自的产量和质量,还大大提高了亩产效益。合作社采用林下养鸡的模式,小鸡啄食蚯蚓,蚯蚓体内富含大量的抗菌酶可以提高小鸡的免疫力,减少小鸡患病的几率,而小鸡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又作为蚯蚓的食物,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林下种养生态循环系统,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好循环。
实践小分队通过了解合作社特色养殖的基本概况、发展现状、当前问题与解决方案等,建议当地,要在特色养殖产业上加大科技支持和品牌建设,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契机,建立产业发展的“数字大脑”,打通“神经末梢”,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等社会智力资源。此外,围绕乡村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实践小分队建议,要提品质、建标准、强服务,打好生态牌;在发展模式上,探索采用“村村抱团”“城乡抱团”模式,成立企业合股经营,共同提供生产服务。
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小分队继续深入调研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共同讨论了适合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和可行性方案,并对乡村旅游发展路径进行探析。随后前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家中探望慰问。
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实践,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有为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应该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中去,不断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助力美好乡村建设。(通讯员:侯晓珊 审核:马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