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害虫综合防治效果,降低虫害对大别山区农业造成的损失,近日,滁州学院DNA Barcoding在蝶类农业害虫防治的应用(以大别山区为例)专项调研小分队在大别山区开展专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该团队成员首先对实验室现有样本进行整理,筛选出合格的实验材料,对蝴蝶标本进行系统分类存放,统计各种蝴蝶的数量;其次对实验需要用到的所有仪器及实验材料进行准备。
活动中,团队成员前往六安市马鬃岭进行采集。在紧张的5天采集过程中,团队共采集蝴蝶总计206只。回到学校后,该团队成员对此次捉到的蝴蝶进行挑选,筛选出符合实验条件的样品进行实验,利用DNA Barcoding与传统分类方法结合的方式,对大别山区蝶类农业害虫进行检测鉴定。
团队成员对全部样本DNA序列调整完成后,进行DNA比对,分析样本COⅠ基因特定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核苷酸多样性和样本种内、种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从而证实DNA Barcoding在农业害虫鉴别的可行性,为当地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讯员:师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