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仍有690多万。有关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而疫情下的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中存在更多的潜在危险性,即更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2020年7月22日开始,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爱心学堂教学的六位成员返回各自家乡开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选择离开故土到大城市打工谋生。然而,他们把自己的儿女留在家乡交由上一辈人监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关注教育扶贫,关怀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所以我们开展了此次“疫”路关爱留守儿童,绽放青春绚丽之花公益行动。
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我们的道路,却无法隔开我们的关爱。从7月22日开始,我们六位成员深入各自家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此次公益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疏导留守儿童在疫情下的紧张、害怕的不安情绪,同时给也给他们安排了观看心理教育影视资料、绘画比赛、辅导功课。增加了许多未曾了解到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为了更专业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7月26日,由队长佘焕燕组织活动线上启动仪式和队员培训大会,队员孙晓菲、宋晨晨、施明霞、柳云、曹倩雯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会议上,大家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现状、存在问题、教育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7月27日至30日,团队成员积极设计问卷并投放。为了不给当地增加疫情防控的压力,团队取消了线下问卷调查,采取“云调查”形式,在网络上收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以便为接下来的公益云讲座、线下活动建立基础。
8月5日至8月14日进行实际援助行动,与留守儿童真诚相处,让他们感受到爱与美好。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留守儿童是一个令人牵挂的群体,虽然近些年来得到许多父母的关注,不再选择隔代教育,但在中国年这个群体的数量仍是非常庞大。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他们是时代的孤儿,他们不求其他,只求能够和爸妈在一起。幼小的心灵,让人心疼却温暖的话语,团队呼吁更多的人去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的童年不再缺少爱。(通讯员: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