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教育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教学要求,7月10日至13日,教科院赴滁州市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现状实践小分队深入滁州市金域豪庭幼儿园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调研前,小组成员先采用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现状的著作、论文、调查报告以及网络信息等进行多方面的搜集和汇总。并与滁州市各幼儿园取得联系,根据情况确定调研重点和注意事项。
7月12日,团队成员在张敏杰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金域豪庭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仔细了解了游戏区开放情况及建构材料。建构材料有利用生活的一些废弃物品,比如生活中的易拉罐,罐子,瓶子等。该园的游戏是以“金币”为联结,幼儿所有游戏开展都需要“金币”。幼儿在开学时会得到园内发放的固定数量的“金币”,他们可以花费金币也可以从同伴中挣到“金币”。队员们还详细了解了每一项游戏的游戏规则以及游戏目的,以及他们如何观察幼儿游戏、何时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和经验等。
调研中,团队成员还面向幼儿教师发放《滁州市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介入现状》的调查问卷;并就“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会如何介入?”“何时介入指导?”等问题进行了采访调研。
通过实地观察调研且与众多老师的交流,团队成员发现,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抓住教育契机,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介入幼儿游戏中的指导应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要避免盲目性和功利化。当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做到观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灵活选用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