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结束。经过多轮评比、审议,最终推选出8件作品参加第八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挑战杯”赛事,第一时间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校长郑朝贵任组长,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开华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学处、科技处、学生处、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我校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组织骨干教师指导学生申报项目。经过二级学院遴选推荐,共88件作品入围校级比赛,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24件,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15件,哲学社会科学类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49件。作品涵盖领域丰富,参与学生众多,教师指导深入,生动诠释了“挑战杯”竞赛“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内涵,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
评审专家认真查阅各个参赛作品的申报书,按照“挑战杯”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及现实意义等评审要求,对各参赛作品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科技发明类重点考核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重点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报告和论文重点考核与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通过函评、会评等方式进行评审;科技发明类作品在函评、会评的基础上,综合现场答辩情况进行评审。经过认真评审,最终推选出《基于机器视觉草莓无损采摘机器人》等8件作品参加省赛,评选出校内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0项。
据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喻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中的“奥林匹克”,是学校科研水平和学生综合实力的试金石,历来为各高校高度重视。近年来,我校师生热情投入,积极参与,参赛作品数量逐年增加,作品水平和获奖层次不断提高,“挑战杯”系列赛事在我校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我校将引导和鼓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 不断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