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至8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赴滁州市幼儿电子产品使用现状及教育促进机制研究小分队”以“幼儿电子产品使用现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琅琊区开展为期七天的社情观察活动。
活动期间,暑期实践小分队的7名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个别采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琅琊区幼儿电子产品使用现状,探究电子产品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助力幼儿教育。
实践团队在七天的时间里,在指导老师储昭兴的带领下来到琅琊区红叶山庄幼儿园、未来之星幼儿园、三之三等幼儿园与园长会面,展开座谈,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园内电子产品投入、使用等情况,并邀请数名幼儿教师及幼儿进行访谈。实践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180余份,开展10人次3-6岁幼儿以及15人次幼儿教师的深度访谈。
通过调查发现,在电子产品使用类型上,幼儿最喜欢智能手机,占比32.2%;幼儿每天都玩的百分比为59.4%,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较高,幼儿电子产品的拥有率也较高。调查显示,有不少家庭会为幼儿购买“儿童手表”、“儿童手机”等针对儿童所开发的电子产品,幼儿能够接触到的电子产品数量多、范围广、种类多。由此可见,幼儿能够随意地触及到电子产品,受其辐射性强。
小分队综合前人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研究成果,依据调查数据及个人访谈结果,对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电子产品解决生活问题,对家长就幼儿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开展“幼儿电子产品使用现状及教育促进机制研究”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社会阅历,更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