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下乡”】外国学子暑期“三下乡”情系困难群众,助力精准扶贫

文章作者:时间:2018-07-31浏览:432

201877日至79日,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赴萧县精准扶贫,助力中国梦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来到了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白土镇。三天内小分队围绕“情系困难群众,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开展了八项活动。

77日,小分队在萧县政府的安排下来到了白土镇政府,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当地具体的扶贫政策,如异地搬迁扶持一批等政策,重点了解何为扶贫,如何扶贫等问题,同时当地干部向同学们讲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特色,和对于扶贫工作开展的一些想法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此,小分队深刻感受到扶贫工作是一场战斗,要想获取胜利,在2020年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坚定脱贫决心。下午实践小分队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前往萧县白土学校,虽然目前正值暑假放假期间,但依然有一群可爱活泼的学生在烈日下进行足球训练,从校长那里得知这支足球队前段时间在安徽省省赛中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为他们感到骄傲!随后校长带领小分队同学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和并一一介绍了学校后山微型景观区,其中微型景观区修建了众多具有白土镇特色的景点,实在壮观。校长告诉小分队成员,学校以字闻名,校训为立字,立人,学校公告栏还展示了众多师生的书法作品。

78日,实践小分队在白土镇办公室徐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地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家中,向他们表示问候并询问他们的近况,向他们了解国家扶贫政策落实前后的生活差别。从他们口中得知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生活现状已大幅度改善。小分队来到其中一户因公受伤而造成终生残疾的伯伯家,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同学们在政府的扶持下已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孩子的学业问题。随后同学们来到留守儿童家中,了解到他们的父母都常年在外务工,极少回家,大多孩子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成绩都非常优异。小分队成员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他们进行了课外辅导,解答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询问了他们的暑期生活,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前两项活动结束之后实践小分队回到白土镇上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签字活动,主要了解当地村民对国家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和一些关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意见。

79日,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白土镇戴村的著名历史景点——天门寺。由于时辰尚早,人迹罕至,同学们则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游览了天门寺风景区。从导游口中同学们得知,天门寺始建于公元425年,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之子刘义隆在天门山兴建寺院,因一山中劈,双峰壁立,过此步步登高,如上天门,故名此山为天门山,天门寺也因山得名。在参观天门寺的过程中,小分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千年古寺的历史厚重感,也了解到了萧县人为何如此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随后在白土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大名鼎鼎的费村——以种植葡萄、杏子,桃子而闻名的村落。来到种植大户朱伯伯的家中,小分队成员与朱伯伯进行了深入交流,得知他所种植的葡萄主要销往广州深圳地区,而且政府帮助他们成立了合作社,保证了他们的稳定销售商,合作社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销售平台,也定期给他们发放工资以保证日常开销。在交流结束后朱伯伯带小分队成员们参观了他的葡萄园,占地超过两百亩。小分队成员也尝试着如何采摘葡萄,帮朱伯伯分担了一些采摘工作。在参观葡萄园的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一些种植葡萄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为他们点赞!离开葡萄园之后同学们回到了萧县县城,前往了萧县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小分队参观了萧县当地的字画展览,同时也有幸一览汉化石的遗迹。同学们都感叹萧县人民对历史的尊重,所有的遗迹都保存完好,字迹清晰。能够体会人文文化和古今的魅力,感受到艺术家以及大自然的伟大之处,小分队成员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学会了欣赏。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团委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