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暑期社会实践】滁院学子探索徽墨工艺,传承非遗文化

文章作者:蒋先进发布时间:2017-09-05浏览次数:439

7月3日上午,滁州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宣传学习徽墨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歙县徽州古城老胡开文墨厂进行了徽墨制作的学习调研,来自滁州学院电气院的7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8点30分,由墨厂的方老师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徽墨制作中的制墨,修墨和描金过程。在车间外的货架上摆放着许多圆饼状的初制墨,这些都是墨工们把之前点好的烟和胶还有一些中草药混合在一起,是经过数次的捶打后制成的,进行捶打的次数越多,墨就越细致,进而制成的墨就越好。进入车间迎面就是浓郁古朴的徽墨气息,老墨工们井然有条,都在认真的捶打,称量,修剪,压制着墨条,在制墨的车间见不到女工,因为这是一项非常耗体力的活,师傅们满头大汗,有的甚至赤膊上阵;墨锭成型后需要晾干,不同的墨锭,晾制时间和方式也是不同的,墨锭晾至三成干时,需要进行挫边修理,目的是磨平磨具压制过程中产生的毛边,除掉瑕疵;晾干的墨锭最后一道工序是描金,墨工会按照墨锭上的图案文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因为这道工序是个非常细致的活,需要墨工有很大的耐心才能完成,所以这个环节基本都是女墨工完成的。

参观之后,我们有幸对国家级徽墨非遗传承人,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老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周老师说道,徽墨的制作,需要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13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出差错,比如说捶打需要200下,它决不能少一下,只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才能做出好的徽墨。他还说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的是传承,需要培养年轻一代人,才能更好的去弘扬和发展。听完周老师的一席话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弘扬徽墨文化决心,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老一辈的文化传承人身上学习了很多平时在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周老师向我们叙述了他与徽墨有着不解之缘的平凡的一生,但正因为这种平凡的执着与坚持,成就了他对徽墨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即便是简单的参观,我们也由衷的赞叹徽墨的魅力。真正的文化技艺就藏匿在民间的老墨工朴实传统的手艺里,他们平凡并且不显得耀眼,但精神远远不轻浮于表面。不仅是徽墨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作为时刻受文化熏陶的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弘扬,传承这些民族文化,因为这是文化的生命,民族的灵魂!


终审人:tua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