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教科学子赴滁州市儿童福利院调研孤残儿童护理人员现状

文章作者:张瑞莹时间:2017-07-23浏览:459

713日至16日,滁州学院教科院的一群可爱的姑娘,来到位于滁州市定远县和来安县的两个儿童福利院,对儿童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进行探访。这分别是一所集养护、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孤残儿童之家。走进儿童福利院,映入眼帘的是餐饮区餐厨具封闭管理,玻璃柜里一份份的餐具摆放整齐,安全卫生。男女生宿舍宽敞明亮,普通孩子四人一间,特殊孩子有二人或者一人一间,宿舍窗明几净,窗台上摆放着各种鲜花。五颜六色的滑梯、转椅等娱乐设施,仿佛进入了一个儿童乐园。

  

小分队成员来到定远县儿童福利院里,这里有20多名孤残儿童,他们其中有的是因为先天残疾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有的是不明原因被抛弃的健康孩子,有的是家庭变故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儿童部主任说:“他们虽然在福利院衣食无忧,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他们比普通孩子更需要亲情,更需要关心和爱护,所以,我们福利院的保育员和老师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母亲的爱去关心和培养孩子们,让他们感觉到,虽然他们失去了一个家,却又得到了另一个大家庭的温暖。”

  

小分队成员首先对定远县护理人员进行调研,让护理人员填好问卷,然后对于她们进行了个别访谈。根据她们描述,15岁残疾女孩安倩,从小就患了眼癌,尽管福利院联系安排安倩在福建医院为她做了两次的手术,她的视力也只达到一尺远的距离,当她得知自己的双眼可能会失明后,她的情绪波动很大,甚至想到了自杀。为了让安倩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每天安排老师轮流找安倩谈心,给她讲一些励志的故事。为了培养她的生存本领,院长帮助安倩联系福建省有名的按摩学校学习按摩,让她掌握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则利用休息时间负责接送安倩,无论工作一天有多累,从来没有间断过,现在的安倩活泼开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行程的第三天,小分队成员来到来安县儿童福利院,她们向护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在来安县张老师说:“我也是母亲,我一定想办法让福利院的孩子们尽量享受到普通孩子的待遇,尽管我们不能经常做到,但也能让孩子们少一些缺憾。”福利院的保育员和老师都是女性,平均年龄45岁,听她们说,之前她们多次放弃了去其他单位工作的机会,因为她们不愿意离开这些更需要母亲的孩子们。平时,她们不但担负着孩子们的学习,还负责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大到穿衣吃饭,小到剪头剪指甲、擦鼻涕、大小便,她们对孩子就像亲妈妈一样。福利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平时很注意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正面引导他们的行为。老师们会经常找他们谈心,给他们播放一些自强不息的孩子挑战命运的片子,让孩子们懂得,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她们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可以用品德弥补,但品德如果不好,那就无药可救,因此,重视孩子的品德非常重要。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这群姑娘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心理疏导,做出了对这些儿童心理有帮助的事,这里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孩子,给这些孩子最好的护理和照顾。现在孩子们已经离不开院里“妈妈们”,每逢教师节、母亲节,“妈妈们”都要收到好多孩子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有各种颜色的纸叠的千纸鹤,有精美的节日贺卡,有孩子懂事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钱给您买更大的礼物。”望着这一张张充满童稚的笑脸,“福利院的妈妈们”的心里充满了欣慰,她们已深深的感触到孤残儿童不能没有她们,她们也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tuanwei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