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 服务基层 增长才干——记滁州学院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作者:庚丽娜时间:2013-08-12浏览:95

 

社会实践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增进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重要手段。滁州学院牢牢抓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组织开展了以“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628活动启动以来,近400个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一大批实践性强、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赞扬,成为大学生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课堂。

宣讲十八大精神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共话和谐盛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讲团赴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开展相关巡回宣讲活动,实践队员们顶着高温酷暑向人民群众深入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广大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并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628晚,“高雅艺术进乡村”文艺演出小分队在南谯政务新区双洪公园举办了主题为“同筑美丽中国梦·共建美好新滁城”的文艺演出,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纲昌、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倪阳、团省委学校部部长谢海、中共南谯区委书记杨德义等领导与现场万余名群众观看了演出。

 

 “美好新滁城”实践小分队通过亲身实践,寻访滁城发展历史、了解城市变化的历程、宣讲“美好新滁城”建设政策和社会进步、时代变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批实践团队用脚走,用眼看,用心去体会,在实践中真正感受“中国梦”的广度和深度。

 

赴金寨县“走访红色故里”实践小分队在六安市金寨县开展了“红色之旅”寻访。队员们来到金寨县梅山镇参观了红军博物馆和革命烈士纪念塔,在进一步了解金寨县革命史的同时,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功美好安徽  砥砺青春实现价值

“美好乡村”建设服务团和“爱与梦想”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小分队的队员赴滁州市“美好乡村建设”8个省级试点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美术与设计学院学子利用专业特长,为试点村绘制内容紧贴群众生活实际的“文化墙”,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赞扬。“爱与梦想”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小分队在姑塘村组织开展“爱心学堂”,队员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对80余名孩子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及爱国主义教育。

 

710,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志才前往南谯区腰铺镇姑塘村看望慰问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员,并向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和学习文具,与南谯区委书记杨德义共同为滁州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信息学院“食品安全普及”实践小分队赴宿州市砀山县,与砀山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在菜市及街道等人口集中的地区分发《食品安全十大误区》、《食物中毒处理》等普及资料,并进行讲解及问卷调查,同时走访了多个家庭,重点讲解了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误区,了解了他们关于食品安全的看法。小分队还帮助砀山县果农进行了义务劳动,在果园收获的季节帮助果农摘桃、卖桃,重点帮助了两家果农集中收获,与果农进行种桃经验交流。

 

大学生曲艺团凤阳花鼓兴衰历程调研小分队赴美丽的古都凤阳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寻访,同学们向当地群众发放了十八大宣传册,对凤阳花鼓继承人孙凤城老师、凤阳花鼓专家魏应忠老师做了采访,了解了凤阳花鼓的发展历程、兴衰过程、以及近年来的扶持措施。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小分队携手安徽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栏目,在滁州市龙蟠街道陡岗社区开展“我帮瓜农卖西瓜”公益性服务活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帮助瓜农卖出5000多斤西瓜。

 

发挥专业特长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体育学院全民健身知识宣传小分队在阜阳市文峰公园开展了全民健身知识宣传,队员们利用体育专业知识开展健身理论讲解、实践指导、社会调研以及少儿运动专项辅导等系列活动,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同学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联系群众中提升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与能力。

 

化工学院“室内环保知识科普宣传”实践小分队在滁州、南京等地开展室内环保知识宣传以及室内甲醛污染和预防的知识调研活动。队员们每到一地,都通过口头叙述、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认真积极地向市民宣传室内环保知识,并做了室内甲醛污染和预防知识的调查问卷,赢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信息学院科普实践小分队冒着酷暑在怀远县河溜镇倪桥小学开展了“面向农村儿童普及电脑知识”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向小学生讲解了关于计算机的故事,并教授他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举行了打字比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地信学院赴琅琊山植被调查小分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琅琊榆的生长环境和现存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对琅琊榆生长的地理状况、周边环境、生长土壤岩层岩性等要素进行详细调查,队员们就如何保护、繁殖培育琅琊榆,增加琅琊榆物种数量以及提高对琅琊榆的社会关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深入一线见习  提升技能增长才干

化工学院部分学生赴全椒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滁州麦迪尔塑胶有限公司、安徽中联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专业调研和实习,滁州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朝贵对企业进行走访并看望慰问了实习同学。

 

生物工程学院部分学生赴黄山浮溪村猴谷实习基地开展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同学们除了对植物学进行初步认知外,还对景观写生进行了训练。滁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永富前往实习基地,看望慰问了实习同学。

 

经管学院赴芜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芜湖科达新铭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企业组织管理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人才需求、人才招聘、人员组织管理和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重点调研,并进入生产一线,亲身参与生产活动,真切感受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深刻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实践队员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通过深入一线见习,不断增长才干,提高专业技能,为优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服务广大群众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爱留守儿童  传递青春能量

外国语学院爱心家教小分队九年如一日赴滁州市西门街道办事处,利用暑期开展“爱心学堂”实践活动。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发挥专业所长,主要对西门街道的孩子们进行英语授课和趣味竞答、读书分享、心灵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通过志愿者与学员将心比心的交流,不仅教授了孩子知识,更传递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关爱留守儿童情系安庆山区”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安庆开展了“爱撒安庆山区暑期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以传递社会温暖、关爱留守儿童和贫苦孩子为内容,以义务支教和家庭走访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安全教育宣讲等活动,受到了中心小学校长和附近留守儿童及家长们的热情欢迎。队员们不仅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更为山区群众带去了一份温暖、一份关爱。

 

校学生会赴金寨县“走访红色故里,关注留守儿童”实践小分队在金寨县铁冲乡高畈村开设“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学堂,以留守儿童的心理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聊天互动的形式,了解其心理问题,表达爱心和关怀,使其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实践小组成员采取奖励制度,通过颁发文具、奖状等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体育学院赴滁州孤儿院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心系折翼天使共筑祖国美好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励志教育”、“课程辅导”、特长培训”、“爱心捐赠”和“素质拓展”等系列爱心活动的开展,既展示了滁州学院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将爱心和温暖传递给了可爱的小天使们,让他们在阳光雨露的庇护和滋润下健康成长。

观察微视角  感知零距离

滁州学院学子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和组织优势,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紧密结合,在调查研究中观察社会,服务基层,提升素养。

 

数学学院农村合作医疗调研小分队赴明光市苏巷镇的农村医疗合点进行了调查,通过与医生交谈、与当地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医疗合作情况。同学们从微小视角观察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零距离地感知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心理,一方面增强了广大学子关注世事国情、关心基层群众的意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同学们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反映民生,尽言献策的能动性。

 

经管学院“可持续发展对乡镇企业的影响”调研小分队走进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参观了试验区的生猪养殖和西瓜种植区,对外系良种猪繁育基地的建设、种猪产业的发展和西瓜种植基地的建设进行了调研。

 

青年志愿者总队“质量监督千里行”实践小分队在滁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天长市安徽孩之宝玩具有限公司进行产品质量调研,参观了生产工作车间,了解毛绒玩具的生产工序与产品质量检验程序。

【后记】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广大青年学子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利用专业知识和自身优势为人民群众送去了科学知识、先进理念和真切关爱,不仅激发了广大学子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滁州学院团员青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滁州学院将以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为引导,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和载体,使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tuanwei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