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滁州学院参与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工作综述

文章作者:音坤 学通社记者/杨志远时间:2011-11-02浏览:95

20111022,由文化部、农业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隆重开幕。滁州学院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歌会筹委会的安排,在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全校1500余名师生参与到本届农歌会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参会师生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以勤奋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和真诚的微笑,出色地完成了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伴唱伴舞表演、观众互动方阵、礼仪志愿服务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广泛赞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社会美誉度,为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领导重视,亲切指导】

中国农民歌会是我国唯一一台以歌唱“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农民歌会,已经在滁州市成功举办了三届。自2008年以来,滁州学院共组织6000余人次师生参与到前三届歌会的各项筹备和演出工作中。参与服务歌会已经成为滁州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参与服务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各项工作,在工作开展中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方案到位,为全面参与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歌会筹备期间,安徽省文化厅厅长杨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何希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哨兵等多次前往排练现场看望慰问滁州学院参演学生。930,滁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倪阳在学校团委、音乐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亲切看望慰问了正在音乐厅进行前期排练的参加歌会开幕式演出400名背景伴唱学生。1017晚,滁州学院党委书记余在岁,党委副书记倪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湘水,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章浩一行,在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位于滁州市政务新区广场的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彩排现场,亲切看望慰问该校参与伴唱、伴舞等表演的学生,并带去了慰问品。

各级领导多次勉励和要求同学们在演出和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努力完善每一个细节,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完成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和服务工作,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出滁州学院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校、为滁州、为安徽争光添彩。

此外,学校各有关部门、各学院党政领导、团总支书记、学生辅导员在服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加强参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参会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确保每一位参会学生都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筹备工作中。在筹备倒计时阶段,坚持深入到排练现场,与学生同甘共苦,把组织的关怀带到第一线,为落实筹备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为展示学校良好对外形象,做好各类志愿者、观众和演员的招募和组织工作,顺利完成歌会筹委会交办的各项任务,滁州学院印发了《滁州学院参与服务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志愿者、演员、观众招募和组织方案》(院学〔201146号),并利用宣传栏、海报、网站等阵地加强宣传,广大同学参与热情高,积极报名参加选拔。

916,经过初试、复试、自我介绍、评委提问等环节层层选拔,160名优秀选手从26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光荣的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志愿者。其中121名从事酒店服务、开幕式现场观众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40名从事礼仪迎宾服务。921160名青年志愿者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参加了动员大会。928,滁州学院对即将参加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礼仪服务的40名青年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

根据歌会演出组安排,学校从音乐学院抽调300名、化工学院抽调40名、美术学院抽调60名,共400名学生,担任开幕式背景伴唱、伴舞演员。从926日开始,伴唱、伴舞演员即投入紧张的培训、排练当中。伴唱、伴舞演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曲目不熟悉等困难,学唱10余首新创曲目,圆满出色完成导演组安排的各项任务,成为歌会开幕式演出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各界来宾、省市领导和导演组的一致认可。

根据歌会筹委会统一安排,在学校招募440名学生担任开幕式观众互动方阵演出工作。经过近一周的分散和集中训练,互动方阵演员圆满完成互动任务,为歌会开幕式热烈喜庆氛围的营造做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根据歌会书画组的工作安排,学校组织了400名纪律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加了全国三农书画摄影作品展开幕式、全国农村题材小戏调演等活动。

为保证完成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筹备工作,学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各部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狠抓工作落实,密切协调配合,为各项服务农歌会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积极参与,乐于奉献】

为了圆满完成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筹备工作,滁州学院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伴唱伴舞演员、青年志愿者、观众互动方阵等成员的选拔和招募工作,利用宣传栏、海报、网站等阵地加强宣传。全校共精心选拔150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服务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过程中,学校全体参会师生弘扬积极参与、乐于奉献的精神,将个人表现与成功举办歌会紧密联系,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凭借过硬的素质和坚韧的毅力,展示了学校师生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为第四届中国农歌会的圆满成功抒写了无悔的青春诗篇。

926日开始,全体同学进入紧张的排练和训练阶段。外语学院大三学生戴晨辰今年是第三次参加农歌会的志愿服务了,可谓经验丰富,但这次训练的投入和认真劲儿却丝毫不减弱:“志愿服务一定要用心,不能出一点差错,特别是对滁州的历史、文化以及发展概况要烂熟于胸,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外地嘉宾。 ”

校团委和滁州团市委联合为宾馆接待和礼仪志愿者编印的《志愿服务指南》,人手一册,介绍滁州方方面面的情况,足有几十页,要熟练记得真的要下一番苦功夫。而负责礼仪的志愿者更辛苦,她们身穿青花瓷样式的旗袍,脚上穿着高跟鞋,挺胸收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晚上回到宿舍还得看书学习,把这几天落下的课程补上。

“……321,开始! ”随着导演的一声令下,舞台上300余名动作演员瞬间舞动起来,有的身体前倾,听“村长”讲话,有的躺在地上手脚齐舞,似农家娃儿喜庆玩耍,有的挥动手中的“花朵”,形成“花海”风中摇曳,他们的身后,由80人组成的合唱伴唱队正整齐划一地齐声伴唱。国庆期间,滁州学院舞台合唱演出队的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在这样的排练中度过。他们放弃了国庆假期,在舞台、校园、宾馆、会议室等场所紧张排练,力争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农歌会,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优良风貌。

音乐学院大三学生吴颖是肥东人,第一次参加农歌会的舞台合唱演出队,既紧张又兴奋。本来她已买好国庆回家的车票,得知假期排练的消息后立即把票退了。“参加农歌会演出既是人生难得的一次经历,又是一次艺术实践的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全身心投入。”吴颖说。音乐学院的周子翔老师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参与农歌会的演出排练工作了,此次,他又一次牺牲了休息和假期时间,从早到晚陪着伴唱伴舞队员训练,确保本届农歌会学校参演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导演组布置的各项任务。

对于伴唱伴舞队员来说,最大的困难除了排练动作之外,就是同学们还要学会熟练演唱近20首歌曲,为此,几乎所有参演学生都把国庆节回家、逛街、带家教、学习充电的计划放弃了。音乐学院大二学生施傲在排练中特别注意抠细节和面部表情的拿捏,按照导演的要求,他们要把农村汉子的朴实与粗犷表现出来,这对于像他一样在城市长大的男孩们来时,无疑是一种挑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就要有一种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与决心。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施傲信心满满地表示,而开幕式的成功演出也诠释了他们的铮铮誓言。

【连续参与,意义深远】

参与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筹备工作,对于滁州学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是滁州市市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中国农民歌会是由国家文化部、农业部和安徽省政府联合主办,省文化厅、省农委、滁州市人民政府、省文联、省广电局等单位承办的一项“国字号”品牌文化活动。连续四年参加此项“国字号”重大活动,对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总结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推动学校实现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参与农歌会宣传了学校形象,扩大了学校影响。中国农民歌会是我国唯一一台以歌唱“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农民歌会,已经在滁州市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于20105月荣获全国社会文化的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学校积极参与第四届中国农歌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

通过连续参与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学校师生牢记使命,践行承诺,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筹备任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第四届农歌会上,精美的节目单上,“滁州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成为多次出现的字眼,为张也、燕妮、阿宝、旭日阳刚等众多明星伴舞。主持人周涛在主持节目时,也多次让“滁州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回响在农歌会广场上空,传递到电视机前。新华网、中安网、安徽电视台、滁州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市场报》、《江淮晨报》、《滁州日报》、《皖东晨刊》、《滁州广播电视报》等媒体,追踪报道学校师生服务农歌会新闻、图片100余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参与农歌会锻炼了党政队伍,振奋了干部精神。连续四年参加在滁州举办“国”字号活动,做好农民歌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也是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一项政治任务。

通过服务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学校党政干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也接受了上级组织的检验,振奋了精神,从而让这支队伍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坚强。在筹备过程中,许多党政干部放弃休假时间,在组织协调、学生教育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增添了荣誉。相信通过此类活动,学校党政干部会进一步弘扬敢为天下先精神,把服务农歌会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转化到学校管理与服务中,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参与农歌会提高学生了素质,展示了良好风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服务农歌会,有利于亲身体会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气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时代赋予的一项光荣使命。

通过奉献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学校青年学生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汇成了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学校参会学生在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中,敢于在实践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意志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磨练,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相信全校青年学生都会把服务歌会的激情转化为学习的不竭动力,为把自己锻造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年雪

返回原图
/